cot液体硅胶的优点是什么?

胶辊液体硅胶(压纹胶辊液态硅橡胶)是双组份加成型高强度,高撕裂性,高硬度硅胶,具备耐磨性好,无收缩性等特色,斑纹压花辊印制码数高达10万码之上。此胶的诞生处理了压花辊还有开发皮革斑纹印(复)制困难。胶辊液体硅胶具有哪些优点呢?

胶辊液体硅胶具有哪些优点:

1.流动性好,易操作;

2.耐高温,耐臭氧、化学惰性以及对塑料的不粘附性;

3.高拉伸和撕裂强度,不易变形;

4.可加温硫化缩短硅胶固化时间;

5.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调制(硬度,颜色,操作时间等);

胶辊液体硅胶可用于印刷胶辊、电子打字(印)机胶辊、复印机胶辊、皮革机胶辊、印染胶辊等高品质硅胶辊,还可以用于聚乙烯压延、压纹、印染及薄膜和织物的涂复胶粘剂、塑料复合,电晕处理等机械,也有用作食糖生产和包装机上的释料辊及无纺布制造用的硅胶辊等。

胶辊胶圈在彩纺中的应用技术探讨

01

色纺纱特性

色纺纱是先将纤维进行特定染色处理后,按纺纱工艺加工而成。棉纤维染色前,还必须进行纤维改性,去除棉蜡等天然疏水性物质,增强纤维亲水性,在表面活性剂及染色助剂的作用下,有利于染料的参透、着色,同时使用固色剂,提高染色附着效果。由于纤维染色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纺纱工艺的特殊性,棉蜡的去除,使纤维失去润滑和丰满性,降低可纺性;纤维中含有的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染色化学助剂,对纺纱器材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作用,加大了纺纱生产难度。

02

色纺纱胶辊的关键技术要求

根据色纺纱特性分析,可知其要求纺纱胶辊除应具备常规纺纱胶辊的性能外,还必须拥有以下相应特殊技术关键:

a) 胶辊表面必须耐受染色剂的腐蚀、破坏,防止发生溶胀,引起凹凸现象。

b) 能阻止染色剂对胶辊内部组织的渗透,免遭分子结构破坏及降低弹性等物理性能,防止成纱质量下降。

c) 胶辊表面具有抗色纺纱中化学介质的浸入,防止表面污染、增粘、发涩而缠绕纤维。

d) 纺纱动态运转中,胶辊表面受染色剂浸蚀,不发生龟裂夹带纤维,防止纱疵发生。

03

色纺纱胶辊胶圈的使用要点

根据以上特性,色纺纱胶辊胶圈使用,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胶辊胶圈本身材料及结构、紧密度等的改善,二是表面状态的改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必须有侧重点。

a) 选型

选型的基本原则大家都熟悉,最关键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去选用合适的胶辊胶圈,而不是人云亦云人家用什么我就用什么。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品种定位问题,如定位相对比较中档,就无需使用高档软胶辊等,这样成本质量两相宜。因为胶辊越软,管理要求越高、控制成本越大。

其次要考虑客户最关心的指标问题,如对CVb比较关心,而条干绝对值在其次,就需考虑在满足条干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硬度选择高一点为宜,因为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硬度相对越高,条干CVb越好。

再次要考虑纱支、原料、设备和器材的老化程度、工艺设定、环境、甚至工人的操作水平等。对色纺纱来说,由于对抗绕、耐油、抗污、防止溶胀等要求比其他品种高,故选型时更要注意,对高档品种来说,一般选用稍高硬度的免处理胶辊,因为免处理胶辊的配方及原料和普通胶辊不一样,其与纤维在牵伸摩擦过程中不易产生静电,且导电性能良好,可加快静电的散逸,达到抑制静电产生和防止静电积聚的功效,可有效防止静电引起的缠绕纤维现象(抗静电性)。另外免处理胶辊配方中含有的特种极性基团改性材料,提高了胶辊表面的极性,使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及良好的抗水溶性。可防止非极性类油脂(棉脂)由化学键亲合力引起的粘附缠绕纤维(脱脂性)及化学反应。同时,由于有极性基团的存在,胶辊组织结构化学性能稳定,抗耐活性剂一类化学品能力增强,有效防止其渗透扩散。从磨砺角度讲,免处理胶辊表面磨砺后也更光洁、细腻,具备良好的磨砺工艺制作性能,可防止机械力引起的缠绕纤维现象(清爽性)。因此,我们应该优先选用免处理胶辊。如用普通胶辊,后续处理方法就不一样,而且寿命短。

胶圈的选型同样重要。首先,必须选用免处理材料胶圈,同样是抗溶胀。其次,为了耐磨,胶圈适当厚些硬些是必须的。但过度就成问题了。粗纱胶圈太厚太硬,容易造成罗拉打盹,上圈打滑绕花,主要是同步性差的缘故。细纱胶圈太厚,会造成纱线钳口太小,如果下销钳口过紧,下张力架弹性较差,还会造成卡圈夹圈,间隙性隐性硬头现象,前胶辊损坏或中凹提前,纱线质量恶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希望引起重视。

总之,选型问题是保证胶辊胶圈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应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切不可盲目选型,给后续使用带来大量问题,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b) 制作

选型正确,如何制作好就很关键了。事实上,很多企业未能在制作上把好关,致使胶辊上车后出现大量的机械波、条干达不到要求甚至恶化、绕花现象十分严重,胶辊大量损坏,纱疵成倍增加。技术人员应接不暇,忙于应付。成纱质量能否满足要求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制作是用好胶辊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在制作工序,如果能在套制、磨砺以及表面处理上下功夫,精工细作,可以说就已经达到成功用好胶辊胶圈的大半要求了。

① 套制

色纺纱胶辊套制工作与其他胶辊套制一样,主要注意三同心,防止套偏。对铝衬胶辊来说,一般选用立式套制机,气压保持稳定就可以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轴承的选用和清洗工作。套制铝衬胶辊一定要选用间隙大一些的为好,以利于润滑,防止紧摩擦产生机械波。对新轴承,大家都能用汽油清洗,除去表面油脂。但对旧轴承往往就忽略了,经常图省事,用布简单擦一下就开始使用,殊不知轴承由于长时间与胶辊内层橡胶或铝衬在高温下摩擦,表面油垢及杂质是无法全部擦掉的,必须通过汽油溶解才行。

② 磨砺

色纺纱胶辊磨砺的要求与其他纱线用胶辊的磨砺要求有所差异,对免处理胶辊来说,要求表面更光洁一些,主要还是从抗绕角度来讲的。而对普通胶辊来说,则相对要粗糙一点,主要与表面处理方法有关。

光洁度的控制主要通过砂轮的粒数以及调节砂轮速度、拖板速度、来回往复次数等参数来控制,一般选用60~80 粒大气孔砂轮,对免处理胶辊,高速磨床往复次数最好在三个往复左右。而普通胶辊则需要一个到两个往复。当然对所有类型胶辊来说,一次进刀量都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胶辊表面灼伤,静电剂逸失,胶辊抗绕性能极差。有条件的企业可使用进口磨床。

③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弥补表面缺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善表层结构、增强胶辊抗静电性、调节纺纱摩擦力界的有效措施。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的核心是保证胶辊表面具有合适的表面摩擦因数,使胶辊即具有对纤维合适的牵引力与控制力,又同时生活顺畅,不缠不绕,使用周期达标。

色纺纱胶辊表面处理很关键,但大多数注意点与其他纱线用胶辊相似。比如处理前必须清洗表面,防止橡胶屑堆积引起涂料不匀机械波,同时改善胶辊表面的渗透效果。但清洗胶辊必须注意不能用酒精或汽油清洗,尤其是汽油。因为汽油尽管挥发较快,但汽油中的成分会与丁腈橡胶分子发生反应,长时间使用会引起起泡现象,影响条干及胶辊寿命。二是注意处理方式的选择。对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光照处理、涂料处理或者复合处理等。不处理胶辊涂料比例不宜低于1:6,因为低于1:6,会使成纱质量恶化,发挥不了不处理胶辊对纤维的有效握持作用,当比例达到1:3 时,不处理胶辊的特性被完全破坏,其成纱质量反而不如一般胶辊。三是注意表面处理间环境。首先表面处理必须做到一尘不染,防止灰尘粘附涂料表面;其次,表面处理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最好有烘房,胶辊在处理前最好能加热,以加速渗透。处理后自然阴干为好。

不同点在于涂料以及处理工艺的选择。涂料种类较多,从处理效果分,有渗透性涂料、覆盖性涂料、覆盖渗透兼顾涂料;从颜色分,有有色涂料和无色涂料;从类型分,有复合涂料、双组分涂料、尼龙涂料等。一般来讲,色纺纱胶辊由于对抗绕和抗溶胀要求较高,免处理胶辊一般用渗透性涂料和有色涂料,对表面缺陷的改善比较明显。对普通硬胶辊来说,则最好选择覆盖性涂料,如复合涂料、尼龙涂料等,最次也应用有色涂料,因为有色涂料的渗透性好于无色涂料。无论免处理还是处理胶辊,最好在处理时再另外添加抗静电剂,这样效果更好。

处理工艺则建议做复合处理,也就是两种处理方式叠加,如涂料和光照同时进行,先涂料,后光照。至于光照的时间则应该根据品种及温湿度环境的控制进行优选。

总之,制作工序只要把握以上要点,一般就能满足要求。对双层胶辊而言,需特别注意二次压圆,以防止应力集中,提前中凹。

c) 使用

色纺纱胶辊使用问题与其他纱线用胶辊使用问题大同小异。使用得好,事半功倍。使用不当,事倍功半。实际生产中,尽管选型和制作都到位,但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比比皆是,不是纱线质量变差,就是胶辊严重损伤、中凹、变形、绕花,大大缩短胶辊胶圈寿命。使用的实质就是让胶辊胶圈在合适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并注意休养生息。其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艺配套,不要让胶辊胶圈在过劳状态下工作;二是定期清洁胶辊胶圈表面,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三是让胶辊胶圈工作一段时间后在释压状态下自然回弹,恢复原有的活性;四是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合理的回磨周期以及更换周期,加强周期管理。

工艺配套问题是使用好的前提。对硬胶辊,可以使用重加压、强控制工艺路线。但如果质量过关,还是推荐使用稳加压工艺。对软胶辊,上述工艺路线明显不适宜,一般推荐使用大隔距、稳控制工艺路线以避免牵伸力、握持力过大,给胶辊胶圈带来太大的负担。

定期清洁胶辊胶圈是使用好的关键。它是目前为止恢复胶辊胶圈表面状态的唯一方法。对色纺纱胶辊胶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色纺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油脂、棉蜡、灰尘、湿度、负荷等因素对胶辊表面状态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大大减弱了对纤维的握持能力,粘附纤维机率大增。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清洁。清洁应注意不能简单地吹或用抹布抹一下就行,而要用温水进行清洗,最好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因为油脂等在常温下是难以清洗干净的,温水也不能保证全部清洁。而使用专用清洗剂,则可以溶化棉蜡等,同时还能在胶辊胶圈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抗缠绕能力。但必须注意,刚清洁的胶辊胶圈不宜直接上车使用,必须在自然状态下完全干燥才能上车,最好能放置24 小时让其自然回弹。

实践证明,自然回弹是保证胶辊胶圈握持效果的非常有效的措施。胶辊胶圈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负荷、摩擦力、疲劳等因素,会发生疲劳磨损,橡胶分子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让其在中途自然回弹一下,则会大大延长胶辊胶圈的使用寿命。一般可根据擦车周期进行回弹处理,这样表面上看增加了胶辊胶圈备用量,其实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反而大大减少了耗用量,同时还有效保证了周期内产品质量的稳定。

加强周期管理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不二法门。由于胶辊胶圈会自然老化,在负压状态下老化更快,因此必须定期对胶辊进行回磨和定期更换胶圈。胶辊的使用周期,色纺纱建议以两个月为宜,根据品种差异适当调整。实行周期管理一个很关键的措施是必须建立周期台帐,同时应该建立专件人员承包细纱机台责任区,专件人员每天上车摸一次胶辊,及时剔除损伤、中凹、变形、缠绕的胶辊,并通过每天的监控及时提供机上胶辊的运行状况。

当然,如何使用好色纺用胶辊胶圈还有许多细节,如不处理胶辊的回性期管理,双层胶辊的走熟期管理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很好地把握执行。

胶辊胶圈是纺织厂最重要的纺织器材之一,它与成纱质量和成本关系都相当密切。对色纺来说,为了用好胶辊胶圈,达到兼顾成本与质量的目的,纺纱厂必须采取“三结合”的工作思路,从选型、制作、工艺配套及保养入手,根据色纺纱的特殊要求,认真把握住各个环节的每个细节,并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胶辊胶圈的优良性能,在成本控制到位的前提下,满足织造厂优异且稳定的成纱质量要求。

编辑整理自搜狐网、纺机网

使用再生橡胶辊降低原材料成本

传统的造纸胶辊以天然橡胶为主要原料,或者将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随着再生胶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再生胶用于造纸胶辊生产中。造纸胶辊对胶料的硬度有严格要求,不同造纸胶辊硬度需求不同。那么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再生胶生产造纸胶辊时,橡胶辊生产厂家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调节胶辊硬度的?

调整再生胶制品硬度,厂家主要从硫化体系、补强体系和软化体系入手。一般情况下,使用硫磺硫化后的胶料硬度较高,炭黑可以提高胶料硬度,软化剂则可以降低再生胶硬度。使用再生胶生产高性价比的造纸胶辊时,橡胶辊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硬度需求增减配合剂用量,调整造纸胶辊配方。

1.低硬度造纸胶辊硬度调整方法

使用再生胶或再生胶与天然胶并用生产低硬度造纸胶辊时,选择硫磺硫化一般配合促进剂M。使用轻钙填充、配合适量碳酸镁,进一步提高胶料机械强度与耐热性能。黑白油膏组成的软化体系能起到降低胶料硬度、改善粘合性的作用;生产硬度在30-40度左右的造纸胶辊多使用黑白油膏软化。

在实际生产中,硬度在60度以下的造纸胶辊多是通过增加软化剂用量来调低胶料硬度的。

2.高硬度造纸胶辊硬度调整方法

使用再生胶生产高硬度(60-90度)造纸胶辊时,橡胶辊生产厂家通常选择增加炭黑等补强填料用量来提高硬度;或者适当增加硫磺HYL27Y11Y2LWFM用量、提高胶料硬度。需要注意的是,当造纸胶辊配方中炭黑用量超过70份时,胶料自粘性会明显下降,导致胶辊生产过程中出现胶片贴合困难、容易脱层的问题,因此炭黑用量不宜过多。之后选择合适的软化剂调整胶料粘合性。

与提高炭黑用量相比,通过增加硫磺用量的方式来提高造纸胶辊硬度更加方便,可以在提高硫化胶硬度的同时保证胶料柔软性、自粘性,胶辊贴合成型顺利进行。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硫磺用量增加会导致胶料耐热性能变差。

3.常见造纸胶辊配合剂用量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再生胶或再生胶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并用生产硬度在80-90度的真空胶辊、压榨胶辊时,建议将硫磺用量控制在5-8份之间,再通过调整炭黑用量达到所需硬度。再生胶生产硬度(95-100度)更高的造纸胶辊如毛布导辊、案辊这些不需要承受较大压力、且对弹性要求不高的胶辊时,可以直接采用增加硫磺用量的方法调高胶料硬度。

使用再生胶降低造纸胶辊原料成本时,由于再生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和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有一定差距,橡胶辊生产企业一定要适当调整橡胶制品配方以及生产工艺参数,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橡胶辊的硬度需求,更好地协调硬度与粘合性等指标的关系。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造纸胶辊配方及使用技巧可私信我。

胶辊生产厂家如何选择再生胶

造纸胶辊直径大、胶层厚,对硬度要求严格,一般使用天然橡胶或将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生产。在实际生产中,造纸胶辊适量使用再生胶可以降低原料成本,橡胶辊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胶辊的实际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再生胶,适当调整造纸胶辊配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

1.造纸胶辊性能需求

造纸胶辊要求胶料具备良好的导热性,硫化时硫化平坦区长、硫化过程中不易发生硫化反原现象。造纸胶辊需要与金属辊芯粘合,要求胶料具备良好的粘合性。胶辊类产品对胶料HYL26Y11Y2LWFM硬度要求严格,需要达到相关指标。在实际生产中,造纸胶辊生产企业需要通过调整原辅料的品种与用量,协调胶辊胶料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2.造纸胶辊原料选择

在各类再生胶产品中,乳胶再生胶、轮胎再生胶可以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通用合成橡胶并用,并用效果好。因此使用再生胶降低造纸胶辊原料成本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量使用乳胶再生胶或轮胎再生胶;其中乳胶再生胶可直接替代天然橡胶用于高性能造纸胶辊生产中,掺用轮胎再生胶生产的造纸胶辊性价比更高。

3.造纸胶辊配合体系

造纸胶辊使用再生胶降低原料成本时,一般选择传统的硫磺、促进剂硫化体系,促进剂可以选择促进剂DM、CZ或NOBS;适量增加氧化锌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胶料导热性,氧化锌用量可控制在40-50份。补强填充体系中一般选择补强炭黑增加胶料硬度。使用炭黑增加硬度时需要注意胶料粘合性,配合软化剂可改善胶料粘合性;常用软化剂有松焦油,低硬度产品使用黑白油膏。

使用再生胶降低造纸胶辊生产成本时,橡胶辊生产企业还需要适当调整生产工艺条件,在此小编不作细述,后期有机会小编将继续与您分享。

私信我可以获取更多关于造纸胶辊配方及使用技巧。

技术|正确使用纺纱胶辊以稳定纱线质量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我公司是一个建厂50多年的老纺织企业,细纱车间使用设备全部是2006年安装的老设备,牵伸主要部件磨损、衰退严重,且公司面临多品种、小批量、改纺频繁等问题,对胶辊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胶辊状态良好,纱线质量稳定,胶辊选型是关键,胶辊制作、表面处理是核心,胶辊使用维护是保证。

细纱胶辊的状态对细纱工序的生活状态、成纱质量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举足轻重。其好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纱线条干均匀、成纱质量好。②胶辊不缠不绕,生产状况好。③胶辊耐压、耐磨性能好,具有较长的复磨周期,同时随着胶辊直径减小胶辊各项指标稳定性好。

一、加强胶辊的选型,

稳定成纱质量

1.1 胶辊硬度的选择

前胶辊硬度的选择主要根据纱线号数和纤维的性能、摇架压力工艺等综合确定。一般纯棉品种硬度低一点,化纤品种硬度高一点;细号纱硬度低一点,粗号纱硬度高一点;化纤与棉混纺纱化纤比例高硬度高一点,棉比例高硬度低一点。我公司根据多年胶辊使用经验,纺纯棉使用邵尔硬度为65度的软胶管,化纤选用75度的胶管。后胶辊硬度的选择一般邵尔硬度比前胶辊大5度左右。不同硬度前胶辊纺纱质量对比,见表。

1.2 胶辊结构的选择

胶辊结构的选择,一般根据成纱质量要求、加压量大小、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胶辊结构一般有单层(现在已经淘汰)、双层、铝衬管三种。在选用过程中,成纱质量要求高时使用铝衬管,其余使用双层;耐压要求高时使用铝衬管,耐压要求低则使用双层。二者相比铝衬管胶辊的耐压性、稳定性和制作的简便性等都要优于双层胶辊,但价格则比双层胶辊高一些,鉴于我公司设备老化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成纱质量,我们前后胶辊都使用铝衬管胶辊。

1.3 胶辊直径选择

胶辊直径的选择,主要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及摇架工艺的设定确定。在现有工艺及设备条件下,一般前胶辊直径在28.0mm~30.5mm,后胶辊直径要求比前胶辊小0mm~1.2mm。因为过小直径的胶辊,橡胶容易失去弹性,导致硬度加大,对纤维握持能力变差、条干恶化。但对直径超过30.5mm的胶辊在现有摇架结构条件下易造成中区失压,牵伸效率极不稳定,条干、纱疵明显恶化。

另外橡胶胶辊有一个自然老化期,一般约2年,即使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其弹性和硬度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成纱CVb值严重增大。因此我公司根据现有设备老化、摇架弹簧衰退的具体情况,前胶辊直径选择在29.4mm-30.0mm,后胶辊直径选择在29.20mm-29.8mm,且纯棉及混纺纱线棉比例高品种前后胶辊直径差异小于0.6mm,化纤及混纺纱线化纤比例高品种前后皮辊直径差异大于0.6mm。前后胶辊直径差异对质量的影响,见表二。

1.4.胶辊轴承选择

胶辊轴承的选用原则,主要是根据胶辊的结构差别选用不同规格的轴承,不能混用。双层胶辊和铝衬管胶辊选用不同规格的轴承,主要是由其结构差异及不同的套制原理决定的。双层胶辊的内层是橡胶,其与轴承的结合是采用1.0mm-1.5mm的套差过盈配合而成,所以要求轴承的游隙要小。铝衬管胶辊是由铝合金管表面涂胶粘剂覆盖丁腈胶管,然后经硫化而成,制成后利用铝的延展性和弹性与轴承芯壳紧配合套装成轴承胶辊,其套差几乎为零,因此需要的轴承游隙要大一些。因此不同结构的胶辊需搭配不同规格的胶辊轴承,特别是重复使用的旧胶辊轴承千万不要混用,否则将会引起纱线质量波动,影响纱线cvb值合格率。

1.5 胶辊轴承润滑油脂的选择

胶辊轴承润滑油的选用原则主要是加强润滑效果,防止油脂在运行中溢出或者高温熔化,以致污染棉纱或者轴承在缺少润滑条件下运行,出现隐性机械波、轴承加速磨损等问题。由于纺纱厂特殊的生产条件,胶辊轴承润滑油一定要选择能耐高温的极压锂基脂,而不能选择不耐高温、极易熔化的普通锂基脂。由于油脂熔化后在橡胶内的渗透性极强,与橡胶反应后导致胶辊硬度、弹性发生变化同时表面产生大量的静电,从而出现胶辊缠花问题,导致生活难做、纱疵增加,锭间差异增大。

二、加强胶辊的管理,

提高成纱质量

细纱胶辊在加压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将会出现偏心、中凹、损伤、摩擦系数增大等现象,造成胶辊缠花、粘带纤维,降低成纱强力,纱疵和断头率增高,对产品质量和运转操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必须通过对胶辊进行周期性磨砺,消除上述现象,才能保证细纱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成纱质量的稳定。

2.1 胶辊轴承、胶管的检查

(1)新胶辊轴承重点检查胶辊轴承径向、轴向间隙及转动灵活、稳定。旧的胶辊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轴承晃动(径向间隙大)、紧轧(转动不灵活)等情况,使得纱线锭间差异加大,影响纱线质量的稳定。胶辊轴承的检查一般以手感检查为主,手感检查时最好以胶辊轴承不含油脂为准。

(2)胶管的检查包括胶管型号、内外径、硬度、颜色及外观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铝衬不良、硬度差异大及胶管表面不良胶管要及时挑出剔除。

2.2 胶辊轴承铁壳表面清洗

新胶辊轴承在除尽轴承内的防锈油后,用120#溶剂汽油浸泡12小时以上,再用细布擦干净后晾干。旧胶辊轴承首先清除轴承表面沟槽中的灰尘、胶屑、杂质,擦净残油,然后用120#溶剂汽油浸泡清洗干净,最后用细布擦净晾干。其重点是彻底清洁胶辊轴承表面沟槽。

2.3 胶辊的套制

由于我公司全部使用铝衬套胶辊,因此已淘汰原先的卧式套管机改用进口立式气动套管机。其关键是要求胶辊轴承、铁芯、导向头、胶管四轴同心,套管机压入垫片要平整,保证胶管套制时压力均匀,防止胶管铝衬损伤,影响成纱质量。

2.4胶辊的磨砺

细纱胶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老化、磨损、变形及表面污染等原因导致握持力下降影响纱线质量稳定,因此需对胶辊进行周期性磨砺,恢复胶辊良好的纺纱性能。现在出厂的胶管一般情况下已经倒好角,对于铝衬套胶辊来说,只要选好外径尺寸,直接细磨就可以了,省去了压圆、倒角、粗磨等工艺流程。

胶辊的磨砺是确保胶辊表面质量及胶辊适纺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新胶辊磨砺及旧胶辊复磨应注意以下几点来保证胶辊的磨砺质量。

(1)控制胶辊磨砺范围:一般情况下新胶辊一次精磨在0.15mm-0.2mm,回磨胶辊在0.20mm-0.3mm。

(2)胶辊的磨砺次数与表面粗糙度有密切关系,应根据胶管硬度、纺纱品种、质量要求及生产情况决定胶辊磨砺往复次数。一般胶辊磨砺次数以2~4个往复为宜,这样可改善表面粗糙均匀度,减小纱线锭间差异。

(3)根据所纺纱线品种质量要求合理调节磨床砂轮速度、罗拉速度及胶辊横动速度,确保胶辊表面粗糙度Ra值在0.4-0.8μm之间,达到纱线质量与适纺性能兼顾。

(4)砂轮是磨砺的基础,应选用至少80粒/25.4mm大气孔砂轮,每磨砺2000套胶辊抄一次砂轮,保证砂轮的锋利度、圆整度。胶辊磨砺质量对纱线质量的影响,见表三。

2.5 胶辊的表面处理

胶辊表面处理的目的是减少胶辊缠绕增强胶辊适纺性能,改善成纱质量,保证车间正常生产及延长胶辊使用寿命。胶辊进行表面处理的核心是保证胶辊表面具有合适的摩擦因数,使胶辊既具有对纤维合适的牵伸力与控制力,同时又生活顺畅,不缠不绕,使用周期达标。目前细纱胶辊普遍使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化学涂料处理法、紫外线光照处理法及二者结合的混合处理法。

(1)根据胶辊硬度、纺纱品种、上车适纺性能及客户对成纱质量的要求选择涂料配比及涂料方法。涂料配比一般可在1:3-1:20(重量比)间选择,涂料方法根据车间纺纱实际情况一般前胶辊用笔涂,后胶辊和紧密纺导纱胶辊用板涂。

(2)根据胶辊硬度及所纺纱线质量要求确定紫外线灯管与胶辊间距离和光照时间。灯管距离一般在5-8cm,光照时间一般在1-3min。

(3)对于纯化纤或以化纤为主的混纺品种一般采用涂料处理后再进行光照处理的方法,减少胶辊缠花,提高胶辊的适纺性能,但涂料配比及光照时间、灯管距离应做相应调整。

(4)生产过程中具体使用哪一种胶辊处理方法应根据纺纱具体情况及质量要求来确定。我公司纯棉品种及棉比例高的混纺品种使用光照处理胶辊,纯化纤或化纤比例高的混纺品种使用涂料处理胶辊,并根据胶辊上车适纺情况当胶辊缠花多难纺时选择涂料加光照混合处理方式。

三、正确使用维护胶辊,

保证成纱质量的稳定

胶辊在运转过程中必须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才能稳定和提高纺纱质量,因此除了对胶辊进行优选和采用合理的制作工艺保证胶辊制作质量外,还应对胶辊进行系统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胶辊状态在整个使用期内保持一致,这是稳定纱线质量的关键。

3.1 根据纱线质量及适纺情况合理制订胶辊使用周期

根据纱线质量及适纺情况制订合理的胶辊磨砺周期、报废周期和调换周期并严格执行。一般情况下胶辊磨砺周期前皮辊为2-3个月,后皮辊为8-10个月;胶辊报废周期前皮辊最小直径到29.4mm,后皮辊最小直径到29mm;胶辊调换周期结合揩车进行,一般为15天左右,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周期。

3.2 做好胶辊的揩洗清洁工作

胶辊上车使用一段时间后,胶辊表面与空气中棉尘、纺纱原料中油剂等接触并发生反应导致胶辊表面硬度、摩擦因数等发生变化;而且由于各种不规范操作或车间温湿度控制不良导致胶辊表面损伤,影响纱线质量的稳定。因此胶辊调换的主要任务是检查胶辊表面质量,剔除不良胶辊,并做好胶辊表面的清洁工作。同时上车检查调换后的胶辊,做到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保证胶辊的上机状态。

3.3 做好胶辊轴承的加油(补油)工作

胶辊一般随揩车进行周期性的更换,更换下的胶辊除进行正常的揩洗清洁外,还得检查胶辊的缺油情况,并对缺油胶辊进行补油。胶辊补油的标准要做到既不缺油造成胶辊轴承磨损,又不会在运转过程中造成胶辊出油污染胶管影响成纱质量。具体补油数量需根据胶辊缺油情况及加油机加油油嘴大小凭经验确定。

3.4 做好胶辊的上机检查工作

胶辊经过选型、制作、表面处理及维护保养后根据不同品种上车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规范操作导致胶辊出现损伤影响纱线质量的稳定,这就需要对胶辊进行上机动态检查,及时发现不良胶辊及时更换,消除设备隐患。由于不良胶辊出现的不确定性,胶辊的动态检查必须是全方位、全天候的,这是减少锭间差异,提高纱线质量的前提。

四、细纱胶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胶辊是细纱机设备上重要的纺纱器材,对成纱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无论胶辊选型、制作、表面处理、维护保养及动态检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成纱质量产生影响。

4.1 胶辊分品种使用

纺制同一品种纱线必须保证胶辊型号、结构、硬度、表面处理方法、胶辊轴承新旧程度相同,同时前胶辊直径差异控制在0.4mm范围内,这是改善纱线质量、降低条干CVb值的基础条件。

4.2 高度重视胶辊轴承的检查

胶辊轴承径向间隙过大过小会影响胶辊的复磨及表面处理质量并最终影响纱线质量,因此无论胶辊的套制、复磨、调换及上机检查,都要把胶辊轴承的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及时剔除不良胶辊轴承,保证成纱质量。

4.3 必须建立胶辊承包责任制

固定机台、固定人员、固定时间,保证每天上车摸一次胶辊,及时剔除损伤、中凹、变形等不良胶辊,减少纱线锭间差异,稳定纱线质量。

4.4 胶辊缠花后由车间安排专人集中处理

胶辊缠花后由车间安排专人集中处理,严防处理过程中导致胶辊损伤,严禁刀伤胶辊上车使用。

4.5 精细管理胶辊磨砺

胶辊磨砺时合理调整砂轮转速、胶辊转速及胶辊横动速度间的关系,保持砂轮、罗拉及胶辊的良好运转状态,保证磨砺后胶辊的合适的粗糙度,减小粗糙度不匀率。

4.6 加强温湿度控制

根据季节变化、纺纱品种及纺纱生产情况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不但要注意温湿度表的变化,更要根据体表感觉注重车间内风力、风向及风温的变化,以最佳的温湿度来保证纱线质量的稳定。

五、结 语

胶辊是细纱机上关键性纺纱器材,与成纱质量、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各纺纱企业应高度重视胶辊的使用管理,结合各企业实际在正确选型的基础上加强胶辊的制作和维护使用,以充分发挥胶辊的使用效能,提升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作者:张洪军 邢淑霞 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点赞,走过路过不要忘了关注,不关注一个,不许走~

领取福利:

第一步、关注。

第二步、私信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500个纺织群,群内海量求购供应信息让您1分钟找到客户。

领取福利!500个纺织群等您加入,一分钟找到客户

如果你想看更多纺织资讯,最新行情,可以前去公众号「中国纱线网」

回复数字「2」,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